眉溪「傳統領域暨部落地圖」成果發表

發佈單位 :

用腳走舊部落,用手一起做屬於我們的「眉溪部落地圖」

文字抒寫/詹莉苗
在104年6月25日,參與暑期眉溪營隊的暨大生們,至眉溪部落進行探勘與參與眉溪部落傳統領域調查工作坊。探勘的地點主要是依序眉溪部落遷移的先後順序,每到一個定點,范心怡老師及部落耆老開始訴說當時的歷史及變遷原因,希望在製作部落地圖時,能夠更體會整個遷移及製作部落地圖的真正意義。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探勘地點是舊巴蘭社(現址為「高峰」),舊巴蘭(高峰)社大多數土地都為林務地,因較無人為破壞加上視野遼闊,所以祖先留下的遺跡還依稀可見,也可以直接看到現居地-眉溪。一眼望去,當下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感覺徐徐的風吹進森林中,像是祖靈在訴說些甚麼,而沙沙的樹葉生像是其遷移的腳步,那麼急促卻又那麼的寧靜。心中不時顫抖,想大聲與向祂們呼喊,但這時才發現,母語能力這塊的欠缺,在身上形成的阻礙使人懊惱。

           至舊巴蘭部落做探勘,范欣怡老師對學生作部落遷移的歷史介紹(攝影/劉琦)

                                 瓦立斯.貝林告訴我們眉溪的位置(攝影/劉琦)

在104年7月17日暨大眉溪暑期營隊正式開始,這次的營隊主要分為帶小朋友的暑期課輔組及專注於製作部落地圖的地圖組,因為顧及到這次參加暑期營隊的多為小朋友及小小朋友,所以原本計畫要讓他們體驗製作地圖的課程因操作上較為危險就刪減了許多,只有讓幾位大朋友參與批圖的工作,讓他們體驗及感受。因為有進度上的壓力,時常在製作部落地圖時忘了其初衷為何,只是一昧地被進度追著跑,還記得當時有人問我,你覺得製作部落地圖的意義是甚麼?但那時腦子太亂了,我也不記得我回答了些甚麼,但我確定的是,我回答的答案一定不是我滿意的答案……。

                                         參與部落地圖批圖的小朋友(攝影/劉琦)

還記得104年7月25日是我們展示地圖的日子,雖然有些不足,但是大家都盡力去做了,看到部落居民在圍繞著地圖,對著地圖指指點點並回憶其過往時,心裏莫名覺得開心。為何要製作部落地圖,我覺得我們是透過這些地圖勾起耆老們的回憶,並用故事的方式告訴子子孫孫,過去祖先所留下的痕跡,及祖先所立下的事蹟,那是一個族人之間心裏的連結。有多少古地名早已被我們遺忘,時間慢慢吞蝕掉過去留下的記憶,所謂的文化是甚麼?好像都被表面化,而那些我們該留下的,卻始終沒被好好地抓緊在手心裡,反而是放著它認歲月的風吹散,漸漸模糊也遠了,等到想再去吹根究底時,也不知要從何開始。

眉溪部落的大人、小孩們圍繞著部落地圖,對著地圖指指點點並回憶其過往。(攝影/古沛文)

想起一位老師跟我說的:部落地圖不單單只是一個模型,它也不該被族人保護的好好的,應該任人把玩、瞭解,壞了再重新製作一個,再一次部落族人的重新連接。我非常認同這個觀點,而且這樣更具其意義。部落地圖像是一個對文化的借鏡,並不是一再的被保護,而是不斷的重組。

眉溪部落傳統領域暨部落地圖工作坊

    【記者蔡曉涵眉溪報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原住民族文化教育暨生計發展中心於10月8日在部落多功能教室舉辦《眉溪部落傳統領域暨部落地圖工作坊》。並由暨南大學原住民族專班、暨南大學水沙連人社中心、仁愛鄉東岸部落產業促進發展協會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社區行動計畫協助實行。當天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賽德克傳統族屋興建歷程的紀錄片撥放、還原人止關史實講座和部落地圖工作坊。參與成員除暨大師生,眉溪部落村民更是踴躍參與。
                其中,重頭戲就是原專班同學製作完成眉溪部落傳統領域的3D實體地圖,然而冰冷的模型要如何才能賦予它新的生命?這就需要透過耆老們的經驗分享來標定傳統地名。過程中也讓原住民青年,意識到這山林間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可以看見獵人的腳步是如此厚實、穩固的踏在獵徑上、看見部落遷移史從這個山頭挪移至另一座山頭、看溪水旁的蝴蝶成群飛舞、看著我們的祖先如何根生落地。這才是部落地圖所呈現的意義。
眉溪部落耆老王萬全先生,為部落地圖工作坊作開場簡介。(劉琦攝)
眉溪部落耆老田明德先生,講述自己在舊部落時的兒時記趣。(劉琦攝)
 
部落耆老共同標定、指證傳統地名。(劉琦攝)
地名故事

alang iyu:南山溪部落
Iyu是地的名字。[1]過去的Iyu是泥灘地,是眉溪與南山溪河流交會沖積而成的。現居於Alang Iyu的居民多半是從Alang Tongan遷移下來的。據老人所說,在Alang Tongan的時候,因為公墓在部落的上面,而且水源又經過公墓旁,那時有很多小孩都夭折、活不長,大家一致認為是水源出了問題,不能喝,因此當時的頭目Pidu Neyung就建議應遷到比較靠近馬路的Iyu居住[2],而漸漸形成現在的Alang Iyu。但有些人不喜歡Iyu,有人認為因為Iyu旁邊有yayung Iyu(南山溪),有溪從旁邊流過,所以不喜歡,因為怕會被水沖走,所以就往天主堂去了。[3]
alang Loyan:天主堂部落
天主堂部落的形成是從1954年天主教進入眉溪部落,由美國瑪利諾會的賈振東神父來此傳教。因著傳教工作的順利推展,賈神父開始計畫興建教堂,並由部落老人Awi Pihu主動捐出其在公路旁的一塊台地(Loyan)給神父作為興建教堂使用。因此,自1956年興建教堂開始,族人們便逐漸搬遷至此,而形成了一個小聚落;他們分別是從Tongan、Mwanan、Sipo和Paran等舊部落遷移到此。[4]而由於是教堂設立在先,故此聚落被稱為「天主堂」。
參與心得
(文/沈佳澤)老人家看到我們所製作的部落地圖時都議論紛紛著,有的人看著地圖上的山和河流像是在思索著什麼,而有的則是向我們指示著這個地方叫什麼名字、它有什麼樣的故事,當我看到這些畫面時,我第一個想法是,原來部落地圖是個能夠引起老人興趣的作品,他們開心的圍繞著部落地圖,交頭接耳著與我們分享,最後我們再一起標定傳統地名,完成了眉溪的部落地圖。過程中有位老人說:「標定完這個地圖後,那我們還要繼續做下去,繼續擴大地圖的範圍,我們的領域很廣,一直到山的另一邊,這樣才完整。」我想這應該就是老人家對於這個部落地圖的肯定吧!因為他從地圖上看到了過去到現在族人們所生活的領域。

[1] Lubi Nokan(杜林桂花)口述,節錄自簡鴻模等編著,《Alang Tongan(眉溪)口述歷史與文化》,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73。
[2] Rabe Takun(吳陳秋菊)口述,同上註,頁12。
[3] 同註1,頁74
[4] Iyung Walis(姜仁和)口述,同上註,頁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