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成立「桃米野餐社」,擴大校園內部參與動能

發佈單位 :

桃米野餐! 最具土味的食尚之旅

Tripbaa趣吧!  https://www.tripbaa.com/travel/20160830174054hT1/

關於遊程

  • 來自暨大觀餐系與野餐社的創意,桃米食材重新演繹
  • 最具土味的食尚之旅,桃米野餐吃得用心、食在安心
  • 群山環繞、綠草如茵,野餐之際賞玩四季鳥叫蟲鳴與景色變換

【來來來,來桃米;去去去,野餐趣!】

※野餐復興運動※
當野餐成為時下風尚運動,人人隨時提著竹籃與一紙餐墊,公園、郊山即是野餐最好的選擇。如今野餐已是如此輕鬆愜意,一開始發明『野餐』的人大概想都想不到吧!
一般我們認知的野餐其實來自於西方革命與工業化時代下的產物,當時的人們除了狂放不羈的前衛思潮,更有哲學層面的思想相互迸發;而野餐則成為人們之間的交流空間。說到野餐,事實上,在不同時期都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到了不同地域也產生了形態上不同程度的轉變。一如前述所及之法國大革命之後、或者美國七○年代的嬉皮時代。把視野聚焦到二十一世紀初的脈絡,我們為了什麼而野餐?或問,這次野餐帶給了我們什麼?

這些答案不用一定是刻骨銘心,因為我們常常只在追求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生活態度』;
或言,品味人生的價值!

※為什麼是桃米※
給自己一趟出走桃米的理由!
如果說野餐是西方國家的產物,在農業社會的臺灣,早將野餐與繁忙農事做出完美結合。野餐這件小事,在農人心中的地位是──『非食不可』,因為那是繼續幹活兒的最佳動力。帶點土味卻營養滿點!沒錯,這也是農人們一直以來的堅持。生於土地並長於土地,因為這片田地給了我們無比豐碩的特產,為我們的創造力注入源泉。雖不及餐館珍饈的精緻,卻已足以大大滿足口腹之慾而有餘,感謝土地的賜予!

桃米過去作為山中魚池與埔里地區的交通要塞,挑夫農人於此停留休憩,必拿出最能滿足味蕾的食物,這是屬於先民們的台式野餐!

※新舊時代的野餐交疊※
舊時代一詞並非揚棄而不用,對新時代而言反而更具傳承之意。暨南大學觀餐系師生利用大埔里在地食材,依不同時節研發適合戶外野餐的料理,讓野餐之餘更能深入了解食材的來歷與製作過程。『食在桃米,尚介青!』

2335232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