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網絡」團隊進行埔里重要文獻數位化建檔工作,總筆數2,780 筆

發佈單位 :

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一、歷史和餘夢

任何一件事都不太可能憑空生長,背後必然存在一段過往歷史經驗的蟄伏;因此,如何從歷史土壤中尋接地氣,讓氣脈重新接合、輸送養分,活絡一場民間社會運動的能量,將扮演重要關鍵。

生態博物館(Eco-Museum)在埔里山城的遺跡,也像一場餘夢浮沉。先是1995年倡組「新埔里發展委員會」,就埔里的人文生態環境,提出「山之城、水之鄉、花之都、藝之鎮、健之邑」,忠實呈現埔里之美,至今仍不時餘音迴盪,更能在八德夜市見到當年殘跡招牌;另一回更切實的餘夢場景,曾於九二一大震前被認真倡議過,具體提案以生態博物館作為理念和方法的埔里觀光產業發展,決選時並以一票之差險勝,最後因政治力干預而未竟全功,成為殞落失色的殘夢。儘管如此,卻也留下當時對營造埔里的美好想像與方向,這些片段夢思成為當代追尋埔里之夢與生態博物館的脈絡淵源。

「在這裡,我們要提出的則是一種可長可久的觀光發展方式,即是將埔里鎮整體視為一個Eco Museum(生活環境博物館)」。
「觀光發展只是手段,真正目的在激發居民之自發、自主、自信的精神根基,以及感動生命內裡的無價文化,謀求生活之豐富自足」。(黃世輝、牛井淵展子、廖嘉展,1999:42-47)

二、我們的此時此刻

世紀末的驚天巨震,迫使一切歸零再出發,經歷過「桃米生態村的轉型(2000~)」、「再現埔里蝴蝶王國(2010-~)」和「型塑宜居城鎮(2013~)」等重要城鎮重整階段,從瓦礫中起身、站定腳步,持續穩健發展。回顧這段歷程,有一個逐漸清晰的圖像是,從早期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為核心的社群串連整合,慢慢接棒給暨大共同承擔,特別是第三階段型塑宜居城鎮時期,可以解讀為在地大學的到位,積極尋求與地方組織協力共學的機會,開展新一波跨域社群治理和社會實踐的能量。

回顧過往,生態博物館(Eco-Museum)在山城埔里的倡議脈絡,至今已有20個年頭,隨著客觀環境、社會氛圍及社群關係的成熟化,2016年新故鄉董事長廖嘉展再度開啟此一塵封多年的構想,提議以生態博物館來營造山城埔里,遂邀請大埔里觀光發展協會、暨大水沙連人社中心共同「舉事」,揭竿一場由民間自發蜂起的城鎮運動。

由暨大江大樹副校長擔任共同召集人,整合校內部門資源,埔里生活生態博物館網絡(以下簡稱埔博網絡)正式成為暨大人社中心新開展的跨域治理課題。並納入「埔里研究會」一環,再度以埔里鎮為行動研究標的,從生態博物館角度綜合人文歷史和自然景觀,嘗試從環境生活者的在地視點,型塑宜居城鎮的價值和內涵,這過程必然成為新型態公共治理與跨域創新的社會實踐。

2
圖:此刻由民間自發蜂起的生態博物館,嘗試從生活者的在地視點,型塑埔里成為宜居城鎮的價值和內涵。

三、居民參與的博物館

埔里之美在哪裡?如何能忠實呈現埔里之美?這兩個提問牽涉到整體組織架構的操作面向。其次,生態博物館對在地生活者和外來遊客而言,所設定的行動目標和價值意義何在?這兩個層次必須先區辨清楚,才能落實生態博物館的核心命題,誠如博物館學家張譽騰的闡述,生態博物館是:

將區域本身自然及文化資源視為博物館主體,而以區域內居民參與其中而形成的博物館。

在這樣的思考架構下,組織成員重新盤點在地資源,對應埔里主要優質特色,規劃文史、生態、藝術和產業四大組別,並外掛資訊和宣傳組為協力支援單位,讓埔博網絡得以健全運作。此外,各組組長人選皆是特定領域的資深專家/從業人員,能確實掌握資源特性、有效串連社群團體,並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

以文史組為例,初期即以建置埔里文史資料庫為目標,將過去埔里的重要影像和刊物典籍,如老照片、《埔里鄉情》、《水沙連雜誌》、《大埔城的故事》、《藝文過客》等,逐一掃描建檔,日後建立開放的資料庫供社會大眾使用,更為一座邁向永續發展的生態城鎮留下歷史DNA。此外,在船山(今愛蘭台地)舉辦講故事活動,以故事力連結大學與在地,進一步帶動船山遊程設計和社區發展;近期則與巴宰族群文化協會共同合辦「小小巴宰回森林」營隊,引領孩子們走進文化與自然交織的野外森林。

3
圖:2019年1-2月舉行的「小小巴宰回森林」營隊。

生態組方面,初期即設定以蜈蚣崙和鯉魚潭生態解說為目標,因此與蜈蚣社區展開密切合作,進行社區物種調查和導入學校資源,更開班培訓社區解說員,期能加入蜈蚣崙和鯉魚潭生態解說行列;此外,例行性的水資源和動植物調查,已成為長期觀察和監測自然生態環境的科學紀錄,追蹤環境變遷的細微變化;再者,「埔里蝴蝶森林公園」的行動鏈結,逐一落實生態環境的保育及其利用。

產業和藝術組也各自盤點相關資源,積極進行橫向連結,前者籌劃了水沙連咖啡節、埔里美食節和生活創客市集,細緻形塑小鎮品味,運作能量漸趨發酵;後者策劃了手繪大埔城的人文資產紀錄活動,從藝術創作角度重新認識大埔城之美,因而留下一幅幅珍貴的寫生記錄,後續將進一步推廣生活美學教育,讓山城的孩子也能在生活中體會美感,享有更豐富的精神生活。

四組儘管領域不同,但彼此異質多元的元素,都是埔里山城的豐富資源和故事篇章,未來如何進行跨組整合是重要關鍵,並能聚焦於「在地生活感」,從中淬煉出埔里最精華的生活美學,成為亮麗鮮明的識別標誌。

四、生態博物館的未來備忘錄

生態博物館是一場進行式的行動,沒有預設終點,只有在過程中反覆調整至最佳狀態。因此,埔博網絡註定是一條漫長道路,打從一開始就設定為一項中長期計畫,難能可貴的是,它的創生來自於民間自主性倡議,並非為了某特定計畫而為,可謂質樸而望遠。

生態博物館也是博物館理念與社會實踐的匯合途徑,沒有既定做法,因此格外自由;但也因為自由,必須因地制宜設計一套參與機制,讓組織體和成員們能充分合作、分享、共創和永續發展,進一步省思生活品質的向上提升,打造共生一體的宜居城鎮。

從埔里的歷史往前回溯,可發現生態博物館早在20年前就已被倡議,成為某種預言式的存在;20年後的此時此刻,在客觀情勢較為成熟的時機和條件下,打開塵封已久的許願盒,不經意地成為留給下一世代的備忘錄。現今,埔博網絡尚處於起步階段,儘管各組摩拳霍霍、蓄勢待發,但未來會長成什麼面貌猶未可知,姑且充當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莫忘初衷。

目前埔里社群組織以生態城鎮做為自我定位及永續目標,已邁向社群跨域治理的新階段;此時籌劃推動「埔博網絡」是地方民間社團與暨大締結合作關係的全新嘗試,以城鎮為行動範疇,架構文史、生態、產業和藝術四大組別,以及宣傳和資訊組協力運作,共同營造多層次跨域整合與地方治理的氛圍,讓埔里的好山好水好生活,成為在地住民和外來訪客皆能盡興其中的桃花源記。


*本文原刊載於《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電子報》第28期,頁7-9。蒙作者同意轉載,謹致謝忱。

【引用文獻】

張譽騰
2003  《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臺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廖嘉展、江大樹、張力亞
2016  〈從社區總體營造到社群跨域治理:埔里生態城鎮轉型案例分析〉,《臺灣文獻》67(3):85-127。

黃世輝、牛井淵展子、廖嘉展
1999  〈觀光發展與形象塑造的方法—以埔里的構想提案為例〉,收入《社區自主營造的理念與機制:黃世輝研究論文集》,頁40-51。臺北:建築情報季刊,修訂二版。

瀏覽數: